2021-10-25 16:39:38
深圳大学召开庆祝第37个教师节大会 党委书记、校长李清泉讲话:忠诚而深情地当一个好老师
李清泉:当“四有”好老师,做“荔园”大先生
千百年来,“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问题。会上,李清泉以《忠诚而深情地当一个好老师》为题分享了他的思考。
李清泉表示,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变革,“好老师”的标准或许会在技术方法层面不断迭代更新,但其人文根基却不易撼动。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些纷繁的评价标准高度凝练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李清泉勉励深大教师“当‘四有’好老师,做‘荔园’大先生”,要忠诚而深情地投身伟大事业、忠诚而深情地诠释深大精神、忠诚而深情地追逐人生梦想。
李清泉说,这些年,深大厚积薄发,成为国内外观察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窗口和例证,但深大“不会沉迷在排行经济、数字游戏和圈子文化中顾盼自雄”,始终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地做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脚踏实地地做一个好老师,自强不息地成一身真学问。永远不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忠诚而深情地投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双区”国家战略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每一位深大教师的庄严承诺。
李清泉还谈到深大精神与梦想。他说,最核心的深大精神,即深大的“三自”校训——自立、自律、自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造就自立、自律、自强的一代新人,就是深大老师们对深大精神最忠诚、最深情的诠释。而深大追逐的梦想,便是努力成为“好老师”的梦想,是成为自觉将生命意义建构于传承和照亮之上的知识人,因为“唯有忠诚而深情的好老师可以冲破人生终结的重围”,做到师者永存,师道永昌。他勉励每一位深大教师:珍惜人生赐予的每一个朝夕,忠诚而深情地当一个好老师!
深圳大学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范志刚表示,在深圳大学38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学校办学声誉和影响力持续上升。学校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支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师资队伍,他们热爱教育,潜心治学,言传身教,富于创造,在三尺讲台上尽心尽职,在春风化雨中润物无声,以身作则,熏陶引导着一届又一届青年学子,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荔园人才。
大会表彰了在过去的一年工作中取得卓越成绩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教职工,包括深圳大学从教30年教育工作者,深圳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教学、科研工作突出贡献单位及个人,省、市先进单位和个人,国家级奖项先进个人,荣休奖人员等。李清泉为获奖教师代表颁奖,并代表学校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崇高敬意和节日问候。
获表彰教师代表莫蓓莘在大会上发言。她引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话:“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通过三个小故事,分享了自己对教育的感悟——教育不是点石成金的技巧,而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滋养;教育不是说教,而是一种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影响;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热情、唤醒思考的过程。她倡导每一位老师,都努力做一颗能摇动的树、一朵能推动的云,一个具有唤醒力的灵魂。
教学科研稳步推进 尽显深大风貌与强劲势头
据悉,深圳大学现有教职工3982人,专任教师2544人(其中教授605人、副教授755人),有43名国内外院士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教育部、广东省高层次人才271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749人、“孔雀计划”人员1063人。
过去的一年中,深圳大学稳步推进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工作,再获喜人成果: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首批获资助358项,位列全国地方高校第一名;深大教师以第一作者在《Nature》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学校顺利通过复查,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深圳大学校友广场、博物馆揭牌,丽湖校区二期全新上线,展现深圳大学风貌;在其他各方面均继续保持“进步最快高校”的强劲势头。
附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清泉在2021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原文:
忠诚而深情地当一个好老师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共和国第37个教师节。在这个庄严、温暖、充满幸福感和尊严感的,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里,我们应当大声对全体同仁道一声:“节日快乐!”
凝望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无论惊涛拍岸还是静水深流,“师者”从来就是文明传承中最为忠诚和坚韧的力量。当民族历史的航船驶入新时代的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从古圣先贤到在场的我们,这份思索、守护、传播的使命自觉确立了“师者”这个群像在历史星空中的坐标意义。
千百年来,“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问题。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变革,“好老师”的标准或许会在技术方法层面不断迭代更新,但其人文根基却不易撼动。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些纷繁的评价标准高度凝练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大会的主题由来:“当‘四有’好老师,做‘荔园’大先生”。“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世界一流的现代大学要有大楼,有大学问,有大气象,要能培养“大写之人”……而所有这些“大件事”,从根本上都要靠“大先生”。“大先生”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精神的缔造者、传承者、力行者,是立德树人的楷模、求学问道的高峰、教书育人的典范。成为这样的“好老师”、“大先生”,应当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高山仰止的人生境界!
深圳大学应改革开放而生,与经济特区同行,面对“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机遇和使命,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担当作为去注解一个“好老师”的深刻意义?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位同事都必须思考和实践的重要命题。
首先,我们要忠诚而深情地投身伟大事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展开。当年“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我们的前辈同行——两位大学教授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带头干了这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今天的我们实在有必要好好思考体悟这份历史的机缘。如果把深大38年的奋斗史置于百年党史的宏阔背景中观察,我们会发现,这所大学的诞生、发展和前途都在一个闪耀着真理光辉的理论体系及其伟大实践中进行,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照耀着党史中波澜壮阔的现在进行时和前程远大的将来时态。深圳大学应这份伟大事业而生,30多万深大人又将自身的奋斗融汇和浇铸这份伟大事业,以至于我们在感恩讴歌这个时代的时候,自己也成了这个时代的有力注释和动人风景。这些年,深大厚积薄发,十八大以来,我们高歌奋进。从前不那么显眼的地方高校,正在通过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断刷新外界的认知。我们乐意成为国内外观察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窗口和例证,但不会沉迷在排行经济、数字游戏和圈子文化中顾盼自雄。我们这些年最为难能可贵的状态就是“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始终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地做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脚踏实地地做一个好老师,自强不息地成一身真学问。永远不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双区”国家战略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体深大教师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以前如此,现在如此,将来更不会改变!
第二,我们要忠诚而深情地诠释深大精神。什么样的深大精神?开放包容、敢为人先、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厚积薄发、经世致用、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创新创业、各成乃器……一口气讲出几十上百个词组也不足以全景式呈现30多万人的集体人格。我认为,最核心的深大精神就是我们的“三自”校训——自立、自律、自强。在80年代那么一个历劫重生的年代,前辈学人们毅然来到中国的南海边,奔走在春天的故事里,以自立、自律、自强为一所崭新的特区大学作训,究竟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痛点和个体心境?环顾中国那么多所大学的校训,其精神指向多数是向外的,讲主观之我对客观世界改造的态度和看法。而深大校训却特立独行、反求诸己,向灵魂深处自我革命。不同于应景式表态,而是横空出世连续三个“自”,直击心灵、叩问自我。这种态度和心境自然与那个年代个体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密切相关,“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大的整体不知往何处去,所以要寄望局部、个体率先突围,再来引导整体。这么多年探索,道路、方向、目标都已明确,只要围绕核心,团结如一,不“反转地球”,未“星际迷航”,一往无前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就一定能够实现整体性的迈进。今天我们的物质积累与三四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但也将长期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当我们回过头再来审视“三自”精神,30多年前和此时此地,其主要的价值取向已经实现由如何“唤醒自我”到怎样“坚持自我”的跨越。“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个人如是,大学如是,国家亦如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造就自立、自律、自强的一代新人就是我们对深大精神最忠诚、最深情的诠释!
第三,我们要忠诚而深情地追逐人生梦想。什么梦想?努力成为好老师的梦想。随着丽湖校区二期投入使用,经、管、法三院上万师生进驻,深大2.72平方公里的校区已经满血运行,实现了用十年时间再造一个深大的蓝图!看着校史馆里陈列的老照片,80年代的海滩黄土之上就这么梦幻般崛起了一个现代大学,伴随着这座奇迹之城一天天长高,一天天璀璨……每每念及此处,我们就更加怀念以两院创院院士张维校长为代表的一大批创校元老,他们来创建深大之前,就已经是功成名就的大家,为了在一片滩涂和荔枝林里建设一所在亚洲具有灯塔效应的创新大学来到这里。今天的我们拥有前人无法想象的物质基础、育人条件、科研环境,更应该传承前辈学人的理想信念、人生境界、治学精神和师者情怀。所谓好老师就是自觉将生命意义建构于传承和照亮之上的知识人。“自觉”是境界、格局和站位;“传承”是育人本分,意味着个人学术造诣终究要以人才培养为初心和依归;“照亮”是社会责任,意味着人品和学品都要成为时代的高标和风尚;“知识人”相比“知识分子”更加看重人和思考的独立价值,而非某种社会成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相对于中华民族、人类文明的千秋大业,百年也只是序章。当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处纵览环顾,今日之中国,上承“华夏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又躬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顽强而渺小的个体生命,与作为文明传承者的恢弘坚韧浑然一体,交相辉映,成就了身为师者的光荣和梦想。有一部电影叫《寻梦环游记》,它将人生的终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肉体上的终结;第二个阶段是仪式告别所代表的社会性死亡;终极意义的离开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也把你忘记或不复存在。我想,唯有忠诚而深情的好老师可以冲破这个重围,因为文明演进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都是抽象的我们,“人生代代无穷已”,纵使“山无棱,天地合”,师者永存,师道永昌!
不久前,粤海校区的潮汐楼重建后正式更名为“朝夕楼”。当年的无敌海景已被一线城景填充,沧海桑田,所以改“潮”为“朝”。此外,还包含朝夕相处的校园生活,“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求索精神等意义,最重要的一层含义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当此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大时代,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让我们珍惜人生赐予的每一个朝夕,忠诚而深情地当一个好老师!